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了《更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更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表示,去年更高检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3160件,其中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59312件,占比超过50%;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648件。通过办案,督促治理被污染损毁的耕地、湿地、林地、草原211万亩,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30亿元,让违法者为恢复受损公益“买单”。
《报告》显示,更高检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牵头制定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规范,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42195人,同比上升21%。会同水利部组织黄河流域9省区检察机关与河长制办公室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建立长江沿线11省市检察机关协作机制,出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10项举措”,指导安徽、湖北等地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跨省倾倒固体废物、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案件,共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报告》指出,通过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行政公益诉讼得到各方面有力支持。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就检察公益诉讼专门作出决定,该省检察机关专项调查387家小煤矿关闭整治公益保护问题,发现违法违规和犯罪问题线索132件;对公益受损案件,以检察建议督促主管机关履职,取得良好成效。针对公益诉讼案件确定管辖难、调查取证难、司法鉴定难等问题,会同更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与生态环境部等9部委会签协作意见;河北、上海、广西、陕西等地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全国县级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已做到全覆盖。
《报告》指出,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更佳状态。去年共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02975件,其中,公告督促有关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721件;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101254件,97.2%得到采纳,更多问题在诉前得以解决。如长沙市柏家洲地处湘江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污水直排。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后,有关部门全力落实,迅即搬迁岛民、拆除违建、清理餐饮船舶,携手打了一场“碧水保卫战”。
针对诉前检察建议不能有效落实的,去年共提起公益诉讼3228件,法院已判决1526件,支持起诉意见1525件。如重庆市荣昌区濑溪河沿岸禁养区内286家养殖户违规经营,直排畜禽粪便污水。检察机关向16个镇街发出检察建议,对其中怠于履行环境监管职责的古昌镇 *** 提起公益诉讼,获得庭审支持,促进了禁养区内河流污染的全面治理。
《报告》显示,通过深化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更高检将一起涉及苏豫皖三省水域污染案指定相关检察院异地办理;支持上海牵头探索长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检察协作机制。此外,通过创新推进业务建设,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协作,互派干部挂职交流,扎实提升办案专业水平。
张军表示,2019年,更高检将更精准地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对风险防范、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犯罪打击力度。同时,促进地方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落地,加强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