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公司乙级测绘资质有什么用
不同的资质等级可以做不同的类型的活,不如建筑竣工就需要乙级以上的测绘资质(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题主说的‘建要乙级测绘资质以上等级的测绘单位’说明这个要求找的测绘单位。
优势就在于测量业务范围不一样,甲级资质比乙级资质的业务范围要广,也就是说有些活,乙级资质是不允许干的,甲级就可以。
测绘资质证书有效期五年。测绘资质证书包括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取得乙级资质满2年且业绩达到标准要求可提出升甲级申请。
本标准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2009年3月12日发布的《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同时废止。通用标准 主体资格 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丙、丁四级。测绘资质的专业范围划分为: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之一次申请测绘资质可以直接申请乙级吗?
测绘资质分为四个等级,分为甲乙丙丁,甲级更高,丙级更低。测绘资质首次申请认定,更高可以从乙级开始(只设置甲级的除外),可以跳过丙丁级。测绘资质升级,就必须一级一级升,不能从“跳级”。
你好,《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明确:初次申请测绘资质,原则上不能超过乙级,也就是说,在符合相应级别资质要求情况下,可以申请乙级、丙级、丁级资质其中的一个,专业范围只设甲级资质的除外。
乙级和甲级测绘资质都有有效期之分。 具有测绘资质证书; 申请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
测绘乙级资质办理条件: 乙级: 单位成立时间不得少于3年; 具有法人资格; 人员不得少于2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
甲级资质需要经过三个不同级别的自然资源部门进行审批,最终要到自然资源部;乙级资质一般是由市自然资源局和省自然资源厅来审批;丙丁级资质一般是直接由市自然资源局审核,然后转报至省自然资源厅进行签批发证即可。
乙级资质测绘图国家认可吗?
1、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测绘资质的专业类别十个专业分为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2、申请乙级:近3年内承揽的测绘服务总值不少于400万元,且有2个以上测绘工程项目通过设区的市(州)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质量认可。
3、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法人中的甲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乙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丙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丁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
4、乙级和丙级;更低的定级比较低比较少见 不同的资质等级可以做不同的类型的活,不如建筑竣工就需要乙级以上的测绘资质(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题主说的‘建要乙级测绘资质以上等级的测绘单位’说明这个要求找的测绘单位。
5、法律分析:最新测绘资质分级标准2021版的测绘资质只分为甲、乙两个等级,不再有丙、丁级。
乙级测绘资质业务范围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法人中的甲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乙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丙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丁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
2、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丙、丁四级。测绘资质的专业范围划分为: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3、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测绘资质的专业类别十个专业分为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4、取得相应专业范围的甲级测绘资质;近2年内,在每个相应专业范围内有2个以上测绘工程项目取得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一个公司可以有甲乙测绘资质两个证书吗
1、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测绘资质的专业类别十个专业分为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2、根据《测绘资质分级标准》,申请乙级测绘资质至少需要2名注册测绘师;根据《测绘资质分级标准》,申请丙,丁级测绘资质暂不做要求。
3、工程测量员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国家地理测绘部颁发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 ***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同一单位申请两个以上专业范围的,对人员数量的要求不累加计算。4.年龄超过65周岁的人员和 *** 人员,不得计入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5、申请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单位,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超过本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数量的80%。同一单位申请两个以上专业范围的,对人员数量的要求不累加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