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地图战事起,华为抢位、美团入局,高德百度你还好吗?
对于“问题地图”,原则只有一个,中国一点也不能少!
而“地图问题”则是指最近 科技 界高精地图战事又起:华为抢位、美团入局,虎视眈眈的还有腾讯、京东等众多玩家——无疑这是5G车联网时代和自动驾驶的前奏。
今日,盖世 汽车 研究院在京发布报告:2026年国内高精地图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中国一点也不能少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继范思哲的T恤将香港、澳门与国家名称错误并列事件后,8月12日,纪梵希、蔻驰等国际品牌陆续被曝出类似问题,并在其官方微博致歉。
据媒体统计,这两天时间里,已有纪梵希、蔻驰、CK、fresh馥蕾诗、亚瑟士、CPB肌肤之钥、施华洛世奇和Valentino等至少8个品牌公开道歉。随后,涉及相关品牌的中国代言人纷纷表示解除合作关系,以划清界线。
高精地图时代来了
地图很重要。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地图不再是单纯的指路工具,已逐渐演化为本地生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以及车联网、自动驾驶的基础环节。在车联网方向与车企的合作中,高精导航地图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向。
业内普遍认为,高精地图是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基于此,BAT等互联网公司、主机厂及图商对于高精地图市场争夺从未停止。
目前,BAT地图产品分别为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和腾讯地图,其中,前二者已经占据75%以上的市场份额。
尽管这些地图服务目前都免费提供,但一些 科技 巨头和新兴互联网公司还是希望有自己的地图板块。其中,华为计划在今年10月份推出自己的地图服务Map Kit。美团官方也确认正在开发地图业务,并称其为“美团地图”。
美团开发地图服务
14日晚间,美团就“正开发地图服务”一事作出回应。美团方面表示,公司在去年10月底的组织升级中成立了LBS平台,包含LBS服务、网约车、大交通等部门,其中就包含地图业务,旨在进一步增强LBS基础服务能力,目前该业务一切照常进展中。
早前,美团的一位发言人透露,美团正开发地图服务,本周已在 *** 网站拉勾上发布了十余个相关职位,包括数据挖掘工程师和机器学习专家等。并表示,美团不久前还聘用了一名前百度地图高管。
此人即人人车原副总裁张绍文。张绍文曾任百度地图智能导航总经理、百度地图主任架构师、百度地图技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加盟后担任由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所负责的地图体系的技术负责人。
美团曾密切接触过电子地图服务商凯立德,有意向收购,但最终未达成交易。
7月中旬,有消息称美团、京东曾申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资质失败,随后美团站出来否认。
对于美团来说,地图业务的意义更多集中在美团的出行生态和无人配送上。
尽管去年摩拜单车(现美团单车)为美团贡献了一半的亏损,知情人士称,美团内部目前对摩拜已经没有营利要求,其意义更多在于道路出行信息的收集,作为链接美团智慧出行的重要一环。
当前,美团在出行和外卖业务上的地图服务都依靠第三方——共享单车和打车服务接入的是高德地图和腾讯地图,旗下的大众点评应用则整合了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地图是美团本地出行业务中的基础技术之一,长期依靠接入并不实际。
另外,聚合模式作为网约车市场的又一种模式,与地图导航场景天然契合。美团在网约车战略放弃了与滴滴的价格战后,迂回转向了聚合模式,并且已经跑起了一定规模,日单量也已经涨到了50万左右。
在其核心业务外卖上,人工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是不可控因素。未来,基于地图、定位、感知和人工智能的无人配送技术将大大改善这一现状。目前,无人配送在雷达、摄像头和芯片等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但要落实到应用,创造真正的营收还有很远。
不久前美团的市值超越了搜索巨头百度和电子商务巨头京东。
美团的雄心不会止步于此,打造“美团地图”便是明证,5G时代,其进入自动驾驶领域只是时间的问题。
华为地图不只是备胎
8月9-11日,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19)在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召开。
10日下午的会议中,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进行了主题演讲。演讲中他确认,华为即将正式进入地图领域,并将于10份推出Map Kit。
张平安提到,华为公司旗下所有应用都将会率先应用自己的地图服务,同时也欢迎全球的开发者使用华为的地图服务。目前华为地图服务已经提供6大类,总共25种API接口。地图服务已经支持了海外超过150个国家/地图,覆盖超过40种语言。
今年5月份,谷歌要对华为执行断供的消息已经甚嚣尘上。
当时即有网友指出,芯片华为有海思做备胎,操作系统有鸿蒙OS做备胎,如果没有地图,消费者业务肯定会受到冲击。譬如华为手机,海外用户对谷歌地图有深度的使用习惯。谷歌一旦停供,用户量不可避免会大量流失。因此,华为需要推出自家的地图产品。
这一点,华为当然也想到了。
7月初,华为旗下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资质申请获得批准。
8月份,华为终端手机产品总裁何刚就在微博上放出了一段华为实景地图AR场景的视频。
如今,地图服务Map Kit终于实锤。且是首先用于国外,正是针对消费者业务的“漏洞”。
任正非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决议,5年内不会将华为撤下“实体清单”。他还指出,目前华为大概有4300-4400个洞,应该已经补好了70-80%,到年底时可能有93%的洞会补完。
任正非将华为比作千疮百孔的战斗机,7月31日,华为举行“千疮百孔的烂伊尔2飞机”战旗交接仪式,任正非在仪式上做了题为《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的讲话。
当下,布局地图业务,显然也不止是做“备胎”这般简单。
此前,华为就已经发布过“1+8+N”的华为5G全景战略——“1”为智能手机,“8”为8大行星PC、平板、TV、音响、眼镜、手表、车机、耳机八大业务,“N”指的是泛IoT硬件构成的华为HiLink生态。
而地图,显然是浓墨的一笔。尤其是与地图息息相关的车机,肯定会用到地图的。所以,有了地图在手,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任正非曾说过,华为不造车,但要做车联网,目前来看华为在行动。
8月11日,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继发布鸿蒙OS之后,华为又发布了Cyberverse数字平台。该平台为AR实景地图服务平台,可使用手机进行厘米级定位。
华为camera首席工程师罗巍表示,Cyberverse可用于在景点、博物馆、智慧园区、机场高铁站等空间,今年将会在国内5个著名景点进行开发者测试,到2020年年末,将在1000个地点提供服务。
《Cyberverse——开启新视界》视频截图
如今全球车企自动驾驶量产时间集中在2021年左右,高精地图作为其中的必要技术理应更早落地,预计2020年将成为主机厂确定供应商的年份。
2016年8月,高德宣布拿下之一张高精地图商业化订单,并将其装载至凯迪拉克CT6上;2018年8月,百度宣布其高精地图方案将在2020年下半年通过长城的WEY品牌落地;在今年的CES Asia上,四维图新表示将完成全国首张高精地图的制作,并称其主导制定的高精地图全国统一标准方案将很快通过。而今,华为将高精地图与AR相结合,又为高精地图赛道描绘了新的想象空间。
开始申报甲级测绘资质,到确认发布地图服务,并可精准至分米级,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说明了华为高精地图产品链正越来越完善。
2026年市场规模破百亿
7月初,华为甲级地图资质公示,随后爆出美团和京东申请甲级地图资质被否,因为VIE架构不被政策允许。相关信息显示,除了上述的华为、美团、京东等公司希望进军地图领域外,还有一些行业的巨头计划拥有地图能力,方式就是通过申请资质或者是并购标的的方式。
有分析称,地图江湖,正再度呈现五年前的战争。
2014年2月,阿里全资并购高德地图,从此阿里通过高德获得地图能力,也掀起了BAT竞逐拥有地图能力的战争,百度通过购买四维数据的基础,以及自身的努力,具备了完整的地图能力,腾讯则通过入股四维图新的方式,获得了地图数据的稳定来源。
有业内人士表示,甲级地图资质的申请将在新的一年关闭,以后只允许乙级资质升甲级资质。对于那些希望拥有地图能力的公司而言,接下来的几个月是最后的时机。
今天,盖世 汽车 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各大车企把自动驾驶的量产计划逐渐提上日程,推动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未来自动驾驶车辆将逐步出现在道路上,其预测,在2020年—2025年,L3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将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并且到2025年,自动驾驶车辆会达到367万台的数量,不包括垂直领域,但包括封闭测试场景内的应用车辆。
高精地图作为自动驾驶一项必备的能力,涉及到的板块主要是有三个,之一是高精地图的定位,把车辆精准定位到车道上;第二是能对传感器进行补充,补充车载传感器无法获得的信息,为自动驾驶的决策提供一定支持;第三是路径规划,能根据实施的交通变化,为自动驾驶提供更优的路径,优化用户的出行体验。
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导航,高精地图主要是在地图的精度上更加丰富,并且信息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多,使用者逐步从用户转向了自动驾驶系统。精度也是达到亚米级,同时可以配合车辆的传感器和算法,为自动驾驶提供底层的支持。
盖世 汽车 研究院预测,2025年高精地图将近达到80亿元,2026年将会出现快速增长,突破100亿元。
国内地图业本来已经有百度、阿里高德、腾讯BAT三强鼎立了,随着5G车联网时代的加速到来,开始燃起了新的战火。华为以自己的消费者产品为切入点进行抢位,美团以四大LBS场景(到店、到家、旅行、出行)为依托进行地图布局,抢占先机。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发展,高清地图需求日益高涨,地图江湖会否被新入局者再次颠覆,值得一看。
四维图新(002405) 数据闭环全面形成
四维图新与沃尔沃 汽车 签署高精地图框架采购协议,并将为其未来三年内在国内销售的沃尔沃 汽车 的相关车型提供高精地图产品。在自动驾驶时代,“地图”一词已经失去了其传统路线图的含义。未来的“地图”实际上指的是非常精确且不断更新的自动驾驶环境模型,亦是天然服务于自动驾驶的专用性地图,而基于其功能的实用性,目前业内普遍认为,高精度地图将是高等级自动驾驶(L2+及以上)的“必选项”。
从“底图-实时-RTK”已构筑全方位优势
根据划分,高精度地图的三大核心环节可大致分为:底图采集、实时更新、RTK定位,而公司目前已具备了全方位优势,其中,底图:稀缺的测绘资质(测绘甲级资质)以及测绘“完成度”(覆盖32万公里路程)是难以被超越的根本;实时:公司已深度绑定众多车企/出行服务企业,而未来合作车辆将搭载车载传感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平台,并与其实现数据共享,这也使得公司在高精度地图业务上将具有“独特”的数据生态优势;RTK定位:RTK技术对于高精度地图的核心作用在于,保证了车体实际位置与地图位置的一致性,而其技术重要的支撑主要受制于地基站的多寡,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旗下六分 科技 正在组建超过2200个参考站,具备了极强的壁垒性。
商业闭环已然形成
根据此次公告的内容,意味着公司已实现了在沃尔沃国内车型下原有图商的全面替代,而此次订单的斩获,我们认为,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地图领域领先的产品力,同时也是其商业闭环全面形成的关键一步。我们认为,“车联网云服务平台+高精度地图”将不仅仅只是平台搭建,亦或是地图供应而已,其盈利模式更深层的变化来自于“数据管理服务”,即以“合规+地图+定位”的云SaaS化服务模式展开。根据测算,在悲观、中性和乐观的情况下, 汽车 数据安全业务至2025年对应的增量空间或将分别达到30.4亿元/年、60.7亿元/年、124.1亿元/年。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25.5/31.0/38.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3年PE分别为101/66倍。考虑到四维图新的业务版图,我们选择卫士通作为可比公司,目前四维图新2022/2023年的PE低于卫士通2022/2023年110/80倍的PE水平。我们认为公司具备 汽车 数据安全“国家队”的身份,对比卫士通而言公司所处的智能 汽车 市场在行业规模、进入门槛等领域壁垒更高。故维持“推荐”评级。
小鹏向上,何小鹏向前!
何小鹏从软件跨越到硬件,从小鹏 汽车 的投资人转换为CEO,重建了小鹏 汽车 ,也重构了自己对于 汽车 行业的认知。
小鹏 G3 是在何小鹏加入之前规划的,他说自己改造了 30%,但还是留下不少遗憾。他快速启动了第二平台的研发。
基于第二平台的小鹏 P7 比之一款车 G3 上了一个台阶。小鹏 G3 面向 10-15 万大众消费市场,需要用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推出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初创车企很难做好这一点。而 P7 定位 20-30 万,这是何小鹏心目中更好的市场。具备一定溢价能力,同时又足够大。
但做轿车当时并不被看好。同平台的 SUV 与轿车,SUV 往往溢价能力更高,因为中国消费者普遍偏好大空间。也正因此,蔚来、理想和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早期都选择做 SUV。
何小鹏说,当初做轿车,主要是为了把续航里程做到更大。轿车比 SUV 轻,放同样多的电池,可以跑更远路。
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电动车充满电只能跑两、三百公里。蔚来 ES8 上市时,官方公布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 355 公里,一些车主冬季实测大概只能跑 200 多公里,这让蔚来承受了不少压力。而小鹏 P7 的目标续航是 600 公里,最终做到了约 700 公里。
轿车比 SUV 更难布置电池,小鹏技术副总裁、E 平台项目负责人徐吉汉说,因为轿车底盘低,而 P7 又被设计成了一辆运动型轿车。标准电池包的厚度大概 140 毫米,而小鹏 P7 的电池包厚度只有 110 毫米,电芯都是跟宁德时代定制的。
并不是所有轿车都卖的不好。特斯拉的紧凑型轿车 Model 3,2017 年交付之前攒了 50 万订单。《晚点 LatePost》了解到,小鹏 P7 对标 Model 3,要求操控性、舒适性、噪音、续航等各方面都在比 Model 3 强。
“我们以大打小,尺寸比 Model 3 长 200 毫米,以内饰简洁、豪华打 Model 3 那种简陋。自动驾驶方面毫不示弱。智能座舱、语音交互,绝对比特斯拉体验要好。” 徐吉汉说。
徐吉汉曾在福特(美国)、设计公司 AVL(美国)、广汽研究院做新能源方面的研发,新造车浪潮兴起后,他先后加入美国初创车企菲斯克、蔚来(美国)担任副总裁,后来回国加入小鹏。
小鹏与供应商联合研发动力总成、电子架构,底盘则找了一家德国公司合作。徐吉汉认为,这是因为底盘的 *** 主要靠经验,在这方面,欧洲的底盘公司有多年的积累和传承,这并不是新企业能迅速赶超的。但小鹏派了一队工程师,与供应商一起 *** 底盘,确保驾驶感是中国消费者喜欢的。
P7 的研发过程中有两大挑战,之一是时间,传统车的开发流程一般要 48 个月,而 P7 只做了 28 个月。因为当时小鹏只有一台 G3 在售,G3 卖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把品牌定位固定在 10-15 万。
第二是文化的挑战。徐吉汉带领的项目组,横跨小鹏各个垂直业务部门,由造型设计、 汽车 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与 P7 项目相关的人员组成,大概 600-800 人。开项目会,最和平的情况是 “互相科普”,但常常发展为 “争吵辩论”,最后 “不欢而散”。
徐吉汉的任务是,保证车上的 1000 多个零部件、软件可以在同一时间上车,完成验证。“我天天盯的就是节点,像军令状似的,有时候开玩笑 ‘提头来见’。说完以后我很后悔,我怕他真的去跳楼。”
天天都在盯流程的徐吉汉,最终还是不得不打破流程。小鹏自动驾驶的软件在 SOP(Start of production,小批量生产)之后三个月才全部完成。但验证硬件,需要让软件跑起来,最后只能全部推翻。
与互联网人一起工作久了,徐吉汉也逐渐习惯了互联网的 “散漫”,同时也看到了互联网升级、迭代的好处:“有点 Bug 没有关系,过三个月我就给你解决了。”
何小鹏对于硬件的要求是设计和集成,软件方面制定了 “全栈自研” 的战略。自动驾驶的前期自研并不顺利,这也是错过 SOP 节点的主要原因。
接近小鹏自动驾驶业务的人士对《晚点 LatePost》表示,小鹏的自动驾驶研发做了差不多一年,毫无头绪,团队配合也出现问题。何小鹏换了高管,自己当了一段时间自动驾驶部门的 “1 号位”。直到 2018 年底,他从高通挖来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吴新宙,小鹏的自动驾驶研发才步入正轨。
吴新宙用 “灾后重建” 形容他接手时的自动驾驶业务,硬件选型非常激进——博世第五代雷达、英伟达芯片 /Xavier 首次量产,此前从没有在市场上充分验证过。这奠定了小鹏自动驾驶硬件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增加了开发的难度。
软件的问题更大。“虽然有一个架构,但是执行上有很多问题,基本上是从零开始。” 吴新宙说。
刘芹认为,小鹏自动驾驶自研之路前期曲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太新了,需要一个试错的过程。
“你连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需要投入进去,deliver(交付)出之一版,然后发现很多问题,分析是自己的问题还是第三方的问题,第三方都不知道这是问题,你还要帮他去解决。” 刘芹说。
他认为何小鹏最难得的是,收到负反馈,没有撤回来,而且人才也在不停升级。
对于造车而言,自动驾驶是不是最重要的?刘芹说,这在当时是一个 “非共识”。
那个时候,蔚来、理想都在用供应商 Mobileye 的视觉感知方案,理想的辅助驾驶软件同时还与李想投资的易航智能合作。两家公司后来都启动了全栈自研,但小鹏提早了 2 年。
一个产品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不同的创业者会把有限的资源向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上倾斜。几家公司里面,对自动驾驶布局最早、最坚决、当做核心能力去建设的是小鹏。刘芹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为创始人的基因。何小鹏是软件工程师出身,对互联网有系统性的理解,对自动驾驶的算法、数据也更熟悉,他对底层技术的颠覆式创新有朴素的信仰。
实际上,不仅仅是自动驾驶,小鹏的自研范围后来逐步扩大。2021 年 6 月,小鹏 2.5 亿人民币收购了一家高精地图公司,获得甲级测绘资质。小鹏内部的高精地图团队与高德 “紧密合作”,吴新宙表示。除此之外,小鹏也在做三电方面的设计和研发。
何小鹏称,对智能电动车起决定性作用的 “风暴眼”,小鹏都要抓在自己手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领先优势。
“如果你不是自研的,找供应商,你把供应商培养了,供应商就跟所有人合作。所有人跟你下一个产品同一起跑线。” 何小鹏说。
经纬创投合伙人万浩基说,何小鹏是新能源车这条高风险赛道里,最让投资人安心、“最能睡得着觉的一个 CEO。”
高精地图行业“诸侯混战”,初创公司出路在哪?
从四维图新在2001年之一家拿到测绘资质至今,国内有22家企业拿到了高精地图测绘资质。这些获得资质的企业里面,不只有传统图商,也有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初创型企业,如Momenta、宽凳、晶众等,最新入局的还有华为、顺丰和京东物流等。这一赛道早已陷入各方混战,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和玩法。
在这一赛道里,有些巨头已经实现了量产和商业化落地,比如高德和四维图新;有些积累了大量数据,形成了坚固的护城河。巨头们有人、有钱、有资源,不断抢占市场份额,留给初创公司的机会似乎不多了。那么在巨头环绕下,初创公司应该如何突围呢?
传统图商、科技巨头各自占山为王
2011-2014年,互联网巨头开始进入电子导航地图市场。百度率先出招,于2011年4月推出百度地图手机版,2013年收购图商道道通;阿里在2014年4月收购高德;仅1个月后,腾讯以11.7亿入股四维图新,并在同年收购科菱航睿。
在图商频繁被收购的2014年,伴随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出现的高精地图开始萌发,科技公司、传统图商纷纷入局高精地图,不断提升相关产品和服务,扩大“朋友圈”。
高德是国内首家实现高精地图商业化的公司。2019年高德地图宣布以“成本价”向合作伙伴提供标准化高精地图,平均每辆车年费不超过100元。高德建立了自主采集的高精地图UGC体系及自动化数据生产模型,同时基于阿里生态的物流配送、车路协同、城市大脑等业务实现高精地图的数据更新。
图片来源:高德地图
四维图新在2019年初与宝马中国签署自动驾驶地图及相关服务许可协议,将为宝马L3以上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地图产品及服务,这是国内首个用于L3+自动驾驶系统的高精地图量产订单,也意味着四维图新高精地图已经开始走向量产。四维图新自主研发了专业采集车,已掌握数据采集、制图、众包更新以及快速迭代的自动驾驶地图完整解决方案。同时,四维图新还自主研发了FastMap生产平台,应用图像识别、数据挖掘等技术推进地图数据的采集和更新。
百度与数家车企签署高精地图的商业化定制项目,包括北汽、现代、长城、比亚迪等。目前,百度高精地图自动化程度已超90%,算法识别率达98%以上。百度的优势在于自主研发了一套完备的高精地图产品制作、生产、发布以及更新流程。基于Apollo开放平台,百度拥有高精度地图软硬件设备的自研及自主可控能力,在采集车辆和软件计算平台方面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据腾讯官方表示,目前其已积累了超百万公里的道路测试数据,超500万的各类标注样本数据,已经完成了全国高速和快速路的高精地图数据生产。相比于阿里高德,腾讯自有完整的自动驾驶方案,这使得其高精地图可实时快速地在腾讯自动驾驶汽车及仿真系统上及时检测高精度的精准性及误差问题。
图片来源:四维图新
初创公司如何破局?
2016年前后,国内外一批高精地图初创公司涌现。
相对于巨头公司,初创公司面临着成本、资源短缺的压力,商业化速度也较慢。想要获得突破,需要扬长避短,抓住巨头无法切入的市场机会。
首先,不同于在导航地图深耕多年的传统图商,因每辆地图采集车高达数百万,成本较高,所以初创公司多采用众包模式,或和整车厂、出行服务商合作,类似于UGC模式。
其次,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路线,初创企业可建立自己的技术能力。比如在高精地图的采集 *** 上,为了节省成本,Wayz.ai、宽凳科技等采取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纯视觉方案。相较于巨头公司的激光雷达方案,纯视觉方案以摄像头为采集工具,成本大大降低。
虽然摄像头在精度上不如激光雷达,但长期来看,利用众包的方案,与物流车队合作,视觉传感器可以通过多次拍摄积累数据,整体精度的提升将可能会超过激光雷达。
另一方面,纯视觉方案的更新频率要比激光雷达方案的高。目前巨头公司的地图更新频率是全国城市季度更新,部分城市月度更新。但是采用纯视觉方案的初创公司可以做到十分钟级别的实时更新,甚至在未来可以达到分钟级别的更新频率。
“地图采集的精度是一方面,更新速度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一位高精地图创业者向盖世汽车表示。
虽然巨头们有钱有资源,但是在与车厂的合作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了解不难发现,巨头们身后或多或少都有BAT的身影,比如高德背后有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有自己的高精地图团队,但是这会让车厂们心生顾虑。
在更新地图时,车身上的数据很重要,会帮助高精地图实现升级。但是在与BAT合作时,车厂们并不是很愿意将数据分享出去,因为他们觉得“BAT是竞争对手。“
这也给了初创公司机会。车厂们往往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与高精地图厂商合作,另一方面投资初创公司,掌握高精地图技术。例如上汽在在国内外分别投资了中海庭、晶众地图、Civil Maps、Deepmap等初创企业。
此外,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主机厂,都会面临商业化问题。传统图商做高精地图,其模式通常是与主机厂合作。但是初创公司中有一些本身就是自动驾驶方案公司,可以做到自产自销。
以四维图新为例,其主要客户是汽车厂商。也就是说只有在汽车被出售的时候,公司才能卖出产品。近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低迷,需求端下降严重,也影响着其收益。
虽然四维图新已经拿到了世界首份L3以上自动驾驶车辆的高精度地图订单,但该款车在2021年夏天才会上市,销量无法预估。智能技术时代与导航地图时代不同,涉及到生态系统安全,门槛更高,主机厂会更严苛。
但是在初创公司中,例如Momenta,不仅是地图技术的提供方,同时也是地图的使用者。通过将自产的高精地图应用于自研的L3及L4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对高精地图的信息精度重新定义;同时依据下游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完善高精地图的精度和更新要求。
配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初创公司还可以在支持大量地图数据快速更新计算的深度学习和车规级计算芯片、设备、ECU上发展。同时提供实现多功能的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或许也是初创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
盖世小结: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在2020年—2025年,L3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将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到2025年,自动驾驶车辆会达到367万台的数量。高精地图的需求量也会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而陡增,预计2025年国内高精地图将近达到80亿元,2026年将会出现快速增长,突破100亿元。而目前通过测绘资质的只有22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虽然巨头盘踞,但是也给初创公司留有空间,初创公司应该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加强合作,形成各自优势,加速推进自身业务的商业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高精地图被视为“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拼图”?
被视为“实现自动驾驶重要拼图”的高精地图,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已进入龙头企业纷纷入局、加速跑马圈地的阶段。
8月5日,中信证券按照 3 亿辆汽车保有量及高德地图4月确定的单车百元年服务费预测,国内潜在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高盛集团估算,到2030年,全球高精地图市场规模会扩大至201亿美元。
与传统地图相比,高精地图的精度从米级至少提高到了厘米级,可在误差不大于10厘米的前提下准确显示周围路况,是实现 L3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必备基础。此外,高精地图包含大量底层静态数据和上层动态数据,包括车道和道路物体、道路拥堵情况、交通管制情况等,可以强化自动驾驶的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业内普遍认为,关注自动驾驶的进展就看高精地图的动态,因为它才是加速自动驾驶汽车落地的“幕后推手”。
除了自动驾驶,高精地图还可用于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公安、房地产、交通运输、新零售等众多领域,市场容量巨大。
为准备自动驾驶量产,跨国汽车巨头已开启了在高精地图领域的布局。2015年,德国三大汽车厂商戴姆勒、宝马和奥迪共同斥资32亿美元入股行业龙头企业HERE地图,以获得自主控制的导航服务。
中信证券预计,2020年到2022年是各大科技公司、整车厂集中量产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时间段,但目前国内高精地图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型。腾讯高精地图负责人谷小丰也曾在接受新智驾采访时表示:“行业内的共识是,之一批大量的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上市时间将集中在2021至2023年左右。高精地图作为必要的零部件和服务必须提前至少1到2年做好准备。”
不过,高精地图行业要求具备 *** 测绘资质,有较高的准入和技术壁垒,国内科技巨头大多选择与已有资质的图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