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长安城图中的盛世记忆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的《长安图碑》与《三宫图碑》,是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 年) 吕大防等人根据唐代长安旧图、文献和实地考察资料编绘的隋唐长安城历史平面图,反映了隋唐长安城的城市形制和规划理念。
兴建于隋朝的长安城,始称“大兴城”,由宇文恺规划设计。全城规模宏大、街道规整,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重城构成,以朱雀大街为南北中轴线,将全城分为108个坊,建东西两个市场,各坊和市场均有坊墙,实行封闭的坊市制。唐代继承了大兴城,并将其更名为“长安城”,高宗朝在城东北依托龙首原营建大明宫,并对坊进行改建,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
《长安图碑》残碑涵盖隋唐长安城北部宫城、皇宫、外郭城东北部分以及城外汉长安城局部,南部城墙及里坊。图中采用形象画法和“内折外容”之法,绘制隋唐长安城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宫,禁苑、东内苑、西内苑,100多个坊中的主要宫殿、衙署、寺院、宅邸、池沼等胜迹,以及长安城南的山水名胜和城西北的汉长安城等古迹,全面反映了隋唐长安城的形制和周围山水古迹胜景。图碑中的长安城图之左下角,有吕大防撰写的1500 余字的题记。题记详细说明了长安城宫、苑、坊的规模形制,交代了图碑刻绘的缘起和依据,称颂隋朝创建此城的功绩。
《三宫图碑》是《长安图碑》宫城部分的放大图,残存部分涵盖大明宫的望仙门、丹凤门和建福门、百官待漏院,以及兴庆宫。图中采用形象法绘出大殿、宫墙、亭、宫门等建筑和水渠、池沼等地物,再现旧宫盛景。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北宋《长安图碑》残石拓片(左)和《三宫图碑》残石拓片(右),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南宋程大昌的《雍录》中收录的《唐都城内坊里古要迹图》是一幅不同于《长安图碑》的示意性长安历史地图。该图的涵盖范围北起渭河,南至唐长安城南墙,包括长安城全城及城北的禁苑和汉长安城遗迹,主要描绘唐长安城城垣和坊墙以及街道和漕渠、渭水、黄渠、龙首渠等水渠,唐长安的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三宫以及东西两市和诸坊,并用文字和符号绘注长安诸坊内的衙署、名寺、道观和唐代名人宅邸。总体来看,该图主要靠文字来表现地理要素,但却保留了唐代长安城图,对研究唐代的长安城和长安城市地图编绘与传承具有一定的价值。
南宋《唐都城内坊里古要迹图》(明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南宋东京图中的帝京旧梦
陈元靓所编《事林广记》中收录有《东京旧城之图》和《外城之图》各一幅,这两幅地图分别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内城和外城。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是在唐、五代汴州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既受制于既有城市形制,又因地处平原无高地可依托,所以并没有采用长安、洛阳城那种将宫城置于全城之北高地的规划模式,而是以汴州节度使衙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从而形成宫城、内城和外城同心式的三重城格局。
《东京旧城之图》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表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宫城和内城概貌。图中央用城墙符号和城门楼表现城墙、城门,宫城中央是用祥云环绕的殿阁代表的宫殿。总体来看,该图内容简单,示意性强,通过夸大比例和祥云突显了宫城作为帝王之居的神圣庄严。
《事林广记》中的《东京旧城之图》(元至顺刻本)
《外城之图》表现了开封同心方式的三重城格局。宫城主要标注“大内”,未画宫殿;内城中绘注城门,标注“万岁山”和横穿城南的水渠及其上的“马军桥”;外城中主要绘注城内的南部和北部的四条水渠,水渠上的桥梁设置,反映了东京城开放的街巷制,另用建筑形象绘注“龙德宫”等三座宫观,外城城墙和城门之外绘注护城河。总体来看,该图内容较为丰富,对北宋东京城市形制的描绘较为清晰,反映了东京城开放的街巷制。
《事林广记》中的《外城之图》(元至顺刻本)
南宋《京城图》中的武林繁华
南宋《咸淳临安志》中收录有潜说友编绘的南宋都城临安城图《京城图》一幅。该图上西下东、左北右南,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绘法,详细绘注南宋都城临安的山水、宫殿、官署、街坊、寺庙、渠道、桥梁、军队、仓库等的分布状况。
南宋临安城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都杭州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吴越时期的杭州城分内外两重,内城(即“子城”)位于凤凰山上,外有罗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杭州升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定行在于此,并开始扩展临安城。内城即皇城,周长4500米;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设城门13座,有多条渠道连通全城,城外有护城河。受杭州城南高北低的地形所限,加之南宋名义上将临安作为“临时安住”之所而非正式都城,所以并未遵照都城“坐北朝南”的礼制,而是形成了“南宫北市”的独特格局。
图中的南宋宫城绘注大内,位于全城之南,西依凤凰山;宫城北门和宁门至皇城朝天门外是御街,两侧绘注三省六部等中央衙署、太庙、五府、惠民局、都亭驿、四方关、大佛寺以及里坊。此段御街以西至外城西墙区域是城内地势较高的小山,因靠近西湖,有大量的禁军营寨、宫观祠庙、官员宅邸。朝天门以北至外城北门余杭门的御街以东绘制有两条南北纵贯全城的水渠,渠道之上有大量桥梁。御街中段绘出大量的里坊、市街和瓦子,表现了临安城开放的街巷制。城北绘有作坊和仓库,钱塘门内绘有国子监、太学。西墙之上还绘有众多的水门和水口,反映了临安城和西湖的密切关系。
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的《京城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京城图》较为准确地描绘了南宋都城临安的全貌,反映了临安城坐南朝北的特殊形制和开放的街巷制特征,对了解南宋临安的城市形态与城市运转以及宋代城市图发展演变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咸淳临安志》中的《皇城图》《京城图》与《事林广记》中的《东京旧城之图》《外城之图》主题相近,但前两者为官修志书图,清晰地描绘了南宋临安城皇宫大内的殿阁布局;而后两者则为民间士人所编,他们并不熟悉宫内情况,对于北宋东京仅以一个祥云缭绕的宫殿代替内容复杂的宫殿。
总体来看,宋人编绘的都城图既有描绘表现前朝都城或文化圣城的历史地图,也有当朝都城的地图。历史城图主要描绘前朝都城宫殿、古迹、山水、胜景,或用于展示都城繁华,或用于通经明史、追忆盛世、缅怀圣贤,寄托政治理想;当朝城图主要描绘代表皇权和中央权力的都城宫阙、衙署布局、城防。这些都城图也反映了宋代地图学的发达与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