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地信产业展望

2024-05-18 建筑新闻 147
A⁺AA⁻

2021年地信产业展望

送走了“纠结诡异”的2020,迎来了值得憧憬的2021,我们地理信息产业,新的一年又将会是什么景象呢?在这里不妨展望一下,不权威,可参考。

去年这个时候也写了篇“2020传统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分析”,那时对2020的总体判断是跟2019差不多的,用一句行话来说就是“好不到哪去,也差不到哪去”,里面的内容现在回看,有准有不准,难免啦,何况还遭遇了“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完全打乱了节奏,不过还好,经过党中央英明决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中国稳住了,我们行业也稳住了,这是大幸啊!

不过世界还没HOLD住,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搞定,因此我们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而也进入了经济学家何帆教授提到的“本土时代”――其实咱们行业一直就是本土业务为主的,因此早就适应了内循环了。

我的总体判断是“活不愁,钱难收,事难干,人难招,几家欢喜多家愁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首先看有啥活,应当说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先说坏消息吧,就是类似农经权、不动产登记、三调、房地一体、国土空间规划、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等这样的季节性“大活”没了,国家和各级 *** 的“底板”已经调查得差不多了,加上财政资金缺乏,不需要也不可能进行轰轰烈烈的全国性统一调查行动,因此这样的“大饼”就不要指望啦。今年之所以还过得去,是因为还有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提升等项目支撑,仅广东一个省就有30多亿房地一体项目释放出来,试想可以惠泽多少企业啊。

好消息是我国各级 *** “放管服”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也是日趋成熟,社会治理需求越发明显,因此对空间位置的“三精”(精准、精细、精确)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经历了疫情防控后,人们更加认识到地理信息的重要性,因此从大环境而言, *** 和社会对地理信息的认识是提高了,需求是旺盛的,这是基本面;除了智慧城市外,类似“城市大脑”的概念也逐渐被 *** 所接受,“孪生城市”、城市信息化(CIM)等叫法也都常见于新闻报道中,这些也是跟我们行业密切相关的。

而具体到我们的服务对象而言,也是看好的。比如行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系统,是为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而新设立的大部门,肩负了“两统一”的重要职责,而目前还面临着摸清家底、数据融合、系统优化、流程再造的局面,既需要测绘的“两服务、两支撑”,也需要信息化的持续提升,这当然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

因此自然资源管理要做的事还很多,明年要干的包括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自然资源确权、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试点、不动产信息化的继续提升、多测合一、各地新型基础测绘试点推进、实景三维试点、新农村规划、自然资源信息化等等。

我之前写过一篇探索性的文章,就是“测绘地理信息同心圆分类及对策思考”,对地理信息产业用一个同心圆来做分类(见下图),按照跟地理信息相关度的强弱分成五层,也就是五个圈,最小的是我们最传统的测绘业务,包括基础测绘,第二层是强GIS应用圈,第三层是弱GIS应用圈,第四层是广泛应用的GIS融合圈,第五层是涉及到GIS的沾边圈。

2021年地信产业展望

我们看到,除了处在之一、第二圈的自然资源管理外,管房、管建、管城的住建部门也是涉及到之一、二圈的,他们同样还是有不少活要干的,智慧城市、“孪生城市”、城市信息化、网格化管理等都是他们经常提的,他们其实对精细化要求更高,对基于地理信息的信息化同样迫切,比如广州、佛山等地就开始重构房管信息化系统,相信只要条件稍微好点的地方,房产市场比较大的地方,都会有这个需求;还有大城市用地紧张,旧城改造的任务就很重,城市更新中对城中村、旧厂房的详细调查,也是不小的业务。

还有军队与国防也是对地理信息高度依赖的,军民融合自然也会带来一些机会,尤其在目前国际形势下,无论是国防安全还是“一带一路”,都需要知道各国、各区域的地理详情。

对于弱GIS的应用就越来越多,比如公安、应急、环保、农业、水利、交通等,甚至已经不是弱GIS应用了,而是强GIS需求了,对精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直接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管理中,而医疗、民政、文化、体育、旅游等很多领域也都逐渐用GIS来辅助管理,就看我们对他们的应用场景业务熟不熟了。

而对于第四、第五层的需求本来是很大的,但大多不属于一般地信企业的业务机会。对于大企业,都会有庞大的主业队伍,如顺丰、美团、滴滴等,都有几百人的团队,更不要说阿里、百度、腾讯了,而即便一些企业没有这么多人,也可能会有小团队来处理涉及地理位置方面的技术,毕竟现在GIS技术降低门槛了。

因此,可以预见,涉及到地理信息的业务仍然不少,只是碎片化、泛在化、专业化了,缺乏整块的纯测绘类的机会。

还有一个看似坏消息实际也不好说的趋势,就是跨界大鳄的进入,比如除了前面说的BAT及顺丰等外,还有华为、平安、浪潮、东软,甚至还有建行、三大运营商,以及“觊觎”高精度地图的车商们,他们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城市大脑这样的大项目的收割者,也是顶层设计、大系统、大平台的承担者,跟我们传统的地信企业已经无关了,顶多也是他们拿下后分包出来的模块,而且可以看到这类大鳄会越来越多,当然他们不是看中里面的地理信息业务,而是看到政务系统这样的大蛋糕,顺便把原来的地理信息业务也拿走了,不像以前的数字城市,大多还是地信单位的蛋糕。

不过,反过来看也许是好事,因为对于数亿的单一项目,本来对于规模不大的地信企业就是勉为其难, *** 交给我们也未必放心,因此注定也不是我们的菜,而有他们介入,才会增加落地的可能,可以这么说,对于一座冰山,我们块头小撬不动,需要巨人来撬动,当他们撬动了,取得成效后, *** 就更愿意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或者这么说吧,假如把我们比作是手艺不错的装修队,原本当地的房子装修是我们干的,可是突然来了大房地产开发商,他们成片开发房地产,而且盖起来后顺便把装修活也给干了,看似抢了我们的饭碗,但实际上他们也未必都自己干,也是要请装修队来承接的,而且当他们把基础设施都搞好后,引来更多开发商,盖了更多房子,结果呢,装修活比以前多多了,装修队还忙不过来了,也就是蛋糕被这些大佬们做大了,我们跟着受惠――但愿是这样的好事哈,这是我的美好愿望,希望不是一厢情愿。

再说钱的事,今年依然不容易。

一来原本就经济下滑,又经历疫情,加上国际贸易受阻,因此财政收入都吃紧,各地都不好过,财政预算必然会全面压缩,也包括涉及我们业务的开支;

二来“六稳”“六保”的民生支撑以及新基建都是优先考虑的事,而在这方面我们地理信息的投入不是那么紧迫,在资金有限情况下也容易受到挤压;

三是一直以来在基础测绘和调查方面的持续投入,对一个县每年少则几百万,多则数千万,已经不少了,让各地 *** 倍感压力,如果没有政治性的任务、成为全国性的“规定动作”,地方 *** 自然不可能保持那么大的投入,而且前几年还很多欠账没了结,都会影响今后的投入。

因此今年依然要有思想准备的,收款还是个大难题,甚至不亚于去年,因为去年中央保护中小企业,放出很多优惠政策,今年就未必了,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惠泽到我们身上就会少了。

再说事难干,面临提升门槛了。

由于今后的业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测量、调查的活,更多的是数据融合、信息共享、系统整合、软件升级、应用创新、评价评估、知识服务类的事情,很多还是以前没遇到的,无形中要求就提高了,也许既要懂政策、懂业务,也要懂技术、懂开发,还要懂理论、懂人文,是综合性的能力,这样我们原有的那点本事就不够用了,需要升级换代,这就需要人才、需要学习了,挺不容易,门槛明显提高了。

人难招是老大难问题了,现在还是没改变。

之前写过文章“疫情后的地信毕业生居然更俏了”,谈了今年招人难的感受,原本以为疫情下会容易的,谁知不然,说明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需求旺盛,也说明这个产业是在持续发展的,想想那些跨界进来的,都是在“鲸吞”业界人才啊,能不紧俏吗!这里就不多说了。

所以,就会有几家欢喜多家愁的景象。

从上面分析可以知道,2021年同样是不容易的一年,还不算会不会再有“黑天鹅事件”发生,就算平平稳稳的,都会不好过,当然大家也习惯了,早就是这么喊的,好就好在这个行业不容易“ *** ”,因为总体是在发展的,是有增长的,以前比较好过,近些年才难过的,因此也只是相对而言,还不是过不下去,还较少听到有倒闭的。

不过头部企业会越来越好,主要是能力能满足要求,有调整的余地,尤其是那些有软件开发能力,又能扎根用户的专业公司,如果同时还能提供敏捷的贴身服务,那就会更有作为,让客户难以离开你。这里的挑战是企业要有随需应变的组织架构和良好的激励机制以及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否则随着进驻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会很难驾驭的,到头来顾此失彼,口碑越来越差,那就将面临止步不前甚至分崩离析的可能。

寄生型的小企业也能活下去,负担轻、期望低、转型快,灵活机动,只要功夫在身,头部企业就可能找你进入他们的生态圈,他们有饭吃,你也有粥喝,相互依存。最难的是中等规模的公司,一两百号人,吞吐量不小,需要大活支撑,但又难竞争过头部企业,小活养不了,因此比较尴尬,又不好“掉头”,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以上就是我对2021年地信产业的粗浅判断,世道变化快,一切都有可能。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想得乐观点,我想今年是我国调整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年,也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已经长大,巨轮一直在前行,只要不遇上新冠疫情这么糟糕的超大号“黑天鹅”,我想就是很幸运的了!自然就会随之远航。


客服微信号码

客服微信号码

客服微信号码

客服微信号码

留言咨询
提交留言

您将免费获得

  • 全面诊断

    您将获得专家对您公司申请资质所需条件的全面诊断服务,我们不同于传统代办公司,仅是提供一些通用的,浅显的建议

  • 找出疏忽点

    我们在了解您公司的基本情况之后,将挖掘出您公司目前不利于资质申请的疏忽点,还将详细说明您在申请资质时应当改善的确切的事项。

  • 分析需求

    我们通过丰富的从业经验,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确认好符合您实际经营情况的资质需求。

  • 定制方案与报价

    对您的需求深入了解后,将结合您公司目前的情况,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一份资质代办方案及报价单。

获取方案

×
请设置您的cookie偏好
欢迎来到资质参谋
我们希望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以便保障本网站的安全、高效运转及服务优化,有关我们使用cookie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查看了解更多。
接收Cookies
决绝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