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创者,李德仁被誉为中国“地球空间信息学之父”。他发明“李德仁 *** ”,创建了“误差可区分性理论”;他桃李满天下,培养了200多名博士,其中不乏院士、“杰青”和“长江学者”;他将赤子之情根植于心、力践于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做科研、以科技报国的爱国之心。
李德仁,1939年12月生于泰州姜堰溱潼镇,祖籍江苏镇江, *** 党员。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当代地球空间信息学的领军人物、3S集成创新的开拓者、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的战略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创新团队奖各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为表彰他在摄影测量领域的杰出贡献,先后授予其“名誉会员”(更高荣誉)和“布洛克”金奖(更高奖)。
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创者,李德仁被誉为中国“地球空间信息学之父”。他发明“李德仁 *** ”,创建了“误差可区分性理论”;他桃李满天下,培养了200多名博士,其中不乏院士、“杰青”和“长江学者”;他将赤子之情根植于心、力践于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做科研、以科技报国的爱国之心。
自主!从零到世界之一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爱我中华、兴我家邦……”李家家训培养出了李德仁、李德毅、李德群“一门三院士”,影响了李德仁的一生。
1957年,李德仁从江苏省泰州中学毕业,进入武汉测绘学院(现属武汉大学)航空摄影测量系攻读本科。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李德仁师从中科院院士王之卓。1982年,李德仁前往德国进修并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我已经42岁了,出去才知道我国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与科技强国的差距。”当时李德仁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要争分夺秒,尽快学成回国。”
李德仁每天学习工作14个小时以上,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通常需要五六年的学业。
这期间,李德仁推导出享誉国际测量学界的“李德仁 *** ”,更首次创立了误差可区分性理论和系统误差与粗差探测 *** ,为现代测量学奠定了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被誉为“解决了一个测量学的百年难题”。
1985年2月,李德仁谢绝了国外科研院所的邀请,回国仅5天就走上了讲台。
同年6月24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
回国后,李德仁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引领我国测绘遥感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992年,李德仁在中国首先提出地球空间信息(Geomatics)这一学科名称,并定义了其科学内涵,初步形成了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被亲切地称为“中国人自己的全球观测系统”。李德仁瞄准我国高分专项的核心需求,历时15年,组建百余人国家队,提出并主持参与“高分专项”,先后完成体系论证、技术攻关、系统研制和重大应用,满足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大众民生的需求。
“这项成果是我们在元器件受限的情况下,用中国人的智慧,用我们的数学和过程控制的 *** ,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李德仁自豪地说。
自强!从几十小时到15秒
李德仁不喜欢用“世界领先”这样的字眼形容中国在航空摄影测量领域的国际地位。他说:“领先只是一时的,唯有一直保持世界一流才是实力体现!”
“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卫星遥感从无到有、从‘好用’到‘用好’。”李德仁说,“我们抓住天上的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特别是无人机遥感、地面移动测量的遥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利用这些‘天空地’遥感数据为国家服务。”
李德仁和他的团队还首创卫星遥感全球无地面控制高精度处理和数据挖掘的理论与 *** 体系,推动了我国卫星遥感测图从有控制到无控制的行业智能化变革。
卫星离地面五六百公里,要实现高精度很难。以前,要靠地面的观测点来把偏差校正。在李德仁的研究下,中国用卫星数据做立体地形图,已经不需要地面控制点。李德仁介绍:“如今,中国人用中国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可以做1:50000的世界地形图。我们也把数据共享给了很多国家,这个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更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2008年汶川地震,李德仁曾奔赴汶川。
“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分秒必争,但我们当时几十个小时都获取不了震中图像。那种心急如焚的感觉对我触动很大,我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李德仁回忆道。
经过多年的研究,2017年九寨沟地震,4个小时就获取了震中图像。
2020年,李德仁和他的团队在湄公河又做了一项实验:在2颗商业卫星上安装人工智能的硬件和软件,自动检测到森林着火点,并将坐标信息通过北斗短报文传给森林消防部门,仅用15秒便完成火灾预警,精度高达5米!
超越!从玩手机到“玩”卫星
如今已经82岁高龄的李德仁每天依然在高负荷地工作。他已培养了200多名博士,是中国教授中指导博士最多的人之一。他的学生邸凯昌,在中国科学院做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的自动控制,用于引导“玉兔”和“祝融”在月球和火星上行走测量。李德仁说:“我要面向国家的需求发光发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在李德仁看来,科学家要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下一步要努力实现进一步的智能化,推动天上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一体化’组网,把人工智能送上天,让天上有一个对地观测的‘大脑’、一双‘慧眼’。每一个用户发送请求后,卫星把所需信息加工好,1分钟内送达用户终端,满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李德仁举例说道:“明年我们将发射的‘珞珈二号’‘珞珈三号’卫星就要做这方面的测试,随后还将发射‘东方慧眼’系列卫星。将来老百姓可以更好地利用5G/6G,从玩游戏、玩微信,转变成‘玩’卫星。更重要的是,要让快、准、灵的空天信息服务为富国强军利民贡献力量。”
2008年,李德仁曾许下宏愿:2020年定能使中国从“遥感大国”变成“遥感强国”。如今,中国已是世界遥感强国之一。库存遥感数据、遥感卫星发射数均为世界之一。李德仁更是我国遥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大,从大到强的亲历者、奋斗者和领衔者。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李德仁再次描绘蓝图:“在2035年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把航天大国变成航天强国,不仅要一往无前,让我们的技术水平保持在世界一流,更要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来源:《党员生活》杂志;转自: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