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智慧,破解测量学的百年难题。你用心血,浇铸强国梦的民族伟业。你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顺风耳,你的征途就是宇宙的脉动,穿越时空,傲视苍穹!
――李德仁院士
荣获2021 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颁奖词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40 年来,他致力于提升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水平,持续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创新,倡导、推动和建立了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推动了我国测绘遥感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从测绘遥感大国到测绘遥感强国的转变做出了杰出贡献。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近日,本刊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李德仁院士进行了专访。
《中国研究生》:首先祝贺您荣获 2021 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您的科研工作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创新,引领我国测绘遥感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您对攻克“卡脖子”难题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有哪些认识和体会?能否分享其中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李德仁院士:
测绘遥感地理信息是一个关系到国家 ***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性的学科。我们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需要借助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做好地球上基础性的自然、人类活动的精准、实时记录,这样才能够满足国家的需求。这件事情本身也是世界大国之间有关信息权掌控的斗争,所以西方的主要大国,特别像美国是不大希望我们掌控这样一个信息权的,因此在很多方面对我们是要“卡脖子”的。
举一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世界形势较好,王之卓老先生教导我们,做测绘、遥感的人,要坚持自力更生。在王老先生领导之下,我们武汉大学航天遥感这个学科没有买过外国的软件。王老先生带着张祖勋院士做了中国的全自动化测图系统⸺VirtuoZo,最后成为世界三大品牌之一。
1988年王先生就跟我说,我们要做中国的地理信息软件,因为地理信息涉及各种要素,比如国家安全、自主性等,所以王先生建议当时入学的博士生龚健雅老师来做。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也支持我们做国产的软件。当时我们做自然科学基金大概3~12万,重点项目80万,但是做这个国产自主软件徐部长给了我们 1200 万。所以,我就带着龚健雅等30个学生,潜下心来做了5年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国产软件吉奥之星,也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当时 ISPRS 的主席 Trinder 教授同我们在北京开会,他说“Geo Star,the world leader of object oriented GIS”。GIS 我们不是更先做的 , 而面向对象的 GIS软件,我们是世界做得最早的,当时我们抓住了计算机领域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这个定位很好。
当时我把龚老师送到丹麦去留学,丹麦技术大学教授得知我们要研发面向对象的 GIS 软件,就买了世界上最早的面向对象软件 system 9,还有 *** all world 也是面向对象的。我的好朋友,丹麦技术大学雅可比教授,为了龚健雅买了这两个软件让他学习,这个过程体现了国际交流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沟通的,是大家共同追求真理。龚老师回来以后就带领大家做出了之一代面向对象的软件,2001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又做了第二代 *** 的 web service 地理信息软件,叫 Geo-global,支持了中国自主产权的“天地图”网站。现在做智慧城市,我们让吴华意教授又牵头开发了 Geo- *** art时空信息系统软件⸺能够处理时空动态数据流的GIS。以前我们装的是静态的城市,房屋、交通、道路、水系都是静态的,现在装的是在静态三维环境里面流动着的人、车、物、水、电、气,所以 GIS 第三代我们又做出来了,因为我们的创新团队坚持了这样一个思想:紧跟学科的前沿,不停歇地做中国人自己的产品。
我们当老师,做科学家,学好真本事,看好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国家的重大需求,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使命,站位要高。看学科的发展,要看得准;看国家的需求,既要看得高又要看得准。归根究底,这辈子要感谢国家的培养,感谢老师的培养,让我们打开了眼界,展望全球。
《中国研究生》:通过您的讲述我们也体会到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团队的付出与建设,也看到您所培养的这些研究生在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中已经成为生力军,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李德仁院士:
我们学科有一个很好的传统,从武汉测绘学院 1956 年创建以来,带领我们的那一批海外留学回来的老师们就有很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和广阔的学术视野,所以才能创新。我认为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读书、思维、创新、实践,周而复始地不断努力的过程。就是说创新的源头,一是国家的需求,二是你要了解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
读书是不可或缺的,必须认真读书。因为我们人类的一生大概率至多只有一百岁,历史发展了几千年,书是几千年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的精华,所以要读书。比如说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如果不学习数学、计算机、物理、外语,就不能打下良好的科研基础。所以要在大学打好基础,在研究生阶段按照专业方向读书。我记得以前没有 *** ,我跟王先生在阅览室里面,从早坐到晚。我当时找到了所有外国的专业书和期刊,一篇不落,学校订的所有的期刊,我都看,但我也不是全文看,先看目录和摘要,看到感兴趣的就再往下读。这些都是重要的 *** ,读书也要巧读书。读书是基础,但是我希望同学们不要死读书。
我常常教导学生要读书、要思维、要创新、要实践,而且还要记住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多年来我培养研究生,一直是按照国家的需求,按照学科的要求,我们每个学生都走这样一条艰苦奋斗、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道路。
我们武汉大学形成了很好的学风,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学生一代一代传承着这优良的学风,其中有一条就是:理论是放心的,成果是放心的,应用是过硬的。这个名声一定要传下去。中国现在也需要这种精神,不要把小成果说成大成果,不要把不完备的理论说成是完备的理论。要反复实验,我们做了珞珈一号,我们现在要做珞珈三号(互联网智能光学卫星),珞珈三号还是个科学实验。我们还做珞珈二号,因为光学卫星试验以后我们还要试验雷达,试验完了以后,我们明年可能就会有新的卫星。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进,基础一定要打好,态度一定要严谨,作风一定要求实,所以我们的学风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不追求名利、论文,大家团结奋斗,一起攻关。
《中国研究生》:从王之卓院士到您,再到龚健雅院士,师生代代传承,您如何看待导学关系?
李德仁院士: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导师要把学生领进门,这是导师的责任,导师要给学生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国家需要的,是在学科前沿的,这很重要。
每个学生要发挥他的长处,我们起先主要做几何遥感,可能还有人做物理遥感,每个人主攻的方向都可以不同。原来吴华意、朱欣焰就做地理信息,从二维做到三维,从静态做到动态,从单机做到 *** ,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说学科要不断发展,学生就要不断接触前沿领域的新内容,年轻的学生不一定跟着别人后面走,可以将他们尽早地送到学科前沿去执行任务,让年轻的学生尽快成长起来。
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把自己所有的研究生看作个体创新的主力干将,不要把研究生当作自己做项目的工具和劳动力。老师要站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来培养每一名研究生,因为研究生代表中国的未来,我们带年轻人就是要让他们拼上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对于基本技巧,学生需要学习也需要训练,不能偷工减料,但是也不能把年轻人束缚住,还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创造性的工作,变成有创造性的人才。所以我一直告诉大家不要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劳动力。到了今天这个时代,我认为我们应当把每个学生都作为下一代接班的栋梁人才来培养。所以我的博士生中出了很多 *** 、行业领导人才,还有院士、国家人才计划学者等国内外知名教授。
《中国研究生》:“桃李满天下,绿野追唐裴。”您也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您培养了两百多名博士生,对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和学生工作,您持怎样的观点?
李德仁院士:
研究生的能力有很多方面,包括读书、学习、思维、创新、实践等,要全面培养。我也鼓励研究生要学会做人,学会为团队做贡献,所以应当说我们培养人才要实现一个全面的目标。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长处有不同,不要强迫每个人都一样。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是老师的责任。因材施教是发挥学生的才华,有教无类是学生只要做了自己的研究生,老师就要把他培养好。不能把学生简单化对待,学生有很多自己的专长,比如科研型的学生、社会实践型的学生、公关型的学生等等。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去引导他,教育他。确实有的学生就不喜欢数学,而我们这个学科要求数学和计算机比较好,如果一个学生既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计算机,我们也要根据他的优势把他培养成才,让他毕业以后发挥作用。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是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代表每个人发展都一样,有人是某一方面有一些才华,某一方面有一些弱点,所以我个人认为高等学校也好,教育单位也好,一定不要歧视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还是要发挥他的长处,引导他成才,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学校学习不好的毕业生,到社会上炼成企业大咖,再给母校捐赠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一点是基本规律,谁都不能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