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玄烨(来自互联网)
清代的全国经纬度测量及其意义
―中国测绘史学习笔记
作者:老村长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020年12月2日于北京
中国大规模全国性经纬度测量的进行,始于清初康熙年间。清代,中国先后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全国经纬度测量,主要目的是为实测全国地图提供控制基础。之一次是在康熙、乾隆年间,第二次是在光绪年间。这两次测量,构成了全国经纬度点网,为实测全国地图提供了控制基础,并首次为牛顿地球扁圆说提供了测量实证,在中国乃至世界测绘史上均具有重要影响。
一、康熙年间的经纬度测量
1644年,清世祖福临入关建立清王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为加强国防、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清圣祖玄烨(即康熙皇帝)从康熙二三十年开始酝酿测绘全国地图。在技术、人员、仪器等方面,经过10多年准备后,自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开始全国地图的实测。这一浩大工程,历时10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结束,以测量的全国性经纬度点的为控制基础,实测了除新疆哈密以西及 *** 部分地区外的全国地图,据此编制成《皇舆全览图》。
工部营造尺(来自互联网)
为统一全国地图测绘的规格和保证成图的精度,玄烨规定纬度一度经线弧长折地长为200里,每里为1800尺,尺长标准为经线弧长的0.01秒,此尺称工部营造尺(合今0.317米);纬度以赤道为零起算,经度以通过北京钦天观象台的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偏,以西称西偏,当时也称里差。玄烨规定的取经线弧长的0.01秒为标准尺度之长,并用于全国大地测量,乃世界之创举。
地面点经纬度测量,主要采用以下 *** :一是采用天文测量 *** 直接测定北极高度和东西偏度(当时称测天度);二是依据测得的天文经纬度点,布测三角系,同时量测起算边长,然后推算三角点的经纬度。由于当时天文测量所用钟不够精确,天文测量仪器、技术人员少,且需要时间较长,而三角测量 *** 较天文测量容易得多,精度也不差,故决定以天文测量 *** 测定重要地面点的经纬度,而大部分点经纬度则采用三角测量 *** 推算。
法国籍传教士张诚(来自互联网)
康熙年间的经纬度测量,以外国传教士为主、中国人参加,组成测量队,携带从西方购买及自制的一些测量仪器,分批进行。其中最主要的几次是: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令传教士张诚率队在北京附近测量;
康熙四十七年,令白晋率队沿长城在直隶境内测量;
康熙四十八年,令雷孝思、麦大成率队前往山东测量,又令杜德美、费隐率队至西北包括蒙古、陕、晋、甘及新疆东部等地区测量;
康熙五十年,令清大臣何国宗(?~1767年)等前往江南诸省测北极高度及日影;
康熙五十一年,令雷孝思、冯秉国等前往包括台湾在内的东南各省测量;
康熙五十二年,又分3路对中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测量;
康熙五十四年,派雷孝思率队前往湘、鄂、滇、黔一带测量;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又派人前往 *** 测量。
清朝大臣何国宗(来自互联网)
测量中,采用天文测量 *** 测定地面点经纬度时,纬度观测通常于冬至前后测勾陈大星出地高度,取其更高更低度数折中,定为该地北极高度(即纬度)。经度(东西偏度)的测定,有测日、月食及木星等不同 *** 。在测量三角点的过程中,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在今吉林省晖春至海边的高山间,使用测绳丈量距离,使用测镜测量坡度,测量了一条长43里的基线,作为三角测量的起始边。为防止粗差,保证三角测量精度,测量人员尺不离手,精确分割半圆,在两点间尽量多设测点,并使之构成三角网。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观测太阳或北极星在子午圈的高度,对采用三角测量 *** 测得的经纬度值进行校正;或用不同的图形,以相当的距离,按照相同分规则对已测三角点进行复测,以检验观测精度。
据史料记载,经过10年(1707~1716年)测量,共测量和推算出比较重要的经纬度点641点,其中55个东西偏度点和56个北极高度点采用天文测量 *** 实测,大部分点采用三角测量 *** 推算得出。至此,除新疆西部和 *** 部分地区未测量经纬度点外,已在全国布测稀密不匀的经纬度点。经纬度点测定后,即实测地图,使经纬度测量成果起到控制作用,从而为基于实测地图编制成《皇舆全览图》奠定了基础。
二、乾隆年间的经纬度测量
由于战乱,康熙年间进行的经纬度测量,主要在新疆哈密以东地区,新疆西部及 *** 部分地区未进行测量。到乾隆中叶,经过数年征战,西部业已平定,清王朝巩固了西部地区的统治,全国版图得以确定。于是,乾隆帝弘历决定开展西部地的大规模测量,范围包括哈密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和 *** 未测量地区。
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来自互联网)
乾隆年间的经纬度测量,在技术上与康熙年间的测量基本相同,以中国人为主、外国人参加,是分两步实施的:之一步,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开始,由精于测绘的清大臣何国宗总负责,分两路实施,同年十月测量结束。
其中,天山西路,沿天山北麓至伊犁,由努克三负责;天山北路,越托东岭进入吐鲁番盆地,由何国宗、哈清阿负责。第二步,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五月开始,由擅长测算的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1692~1765年)总负责,傅作霖协助,继续测量之一步未完成的新疆天山以南地区及 *** 未测量地区,至次年三四月间测量结束。两步测量,共测定经纬度点93点。
据此,完成全国地图的测绘,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编制成《乾隆内府皇舆地图》,标志着中国首次实测全国性地图的最终告成。
清代天文学家张作楠(来自互联网)
通过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的大规模测量,之一次获得了中国全国版图内的经纬度点共734点(其中148点采用天文测量 *** 测得)的成果,构成了全国经纬度点网。上述734点并不是当时测定和推算的经纬度点的全部,只是其中一些主要的点,还有部分点虽已使用但未选录。连同乾隆至嘉庆年间的测量,共约1700余点。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清代著名天文学家张作楠(1772~1850年)将以上测量成果编成《揣龠小录》(藏浙江图书馆)一书,书中有《北极经纬度分布表》(实为当时全国经纬度点成果汇编),表中有府、州、县名称及纬度和东西偏度值,共录入全国经纬度值1711处。
三、光绪年间的经纬度测量
从康熙和乾隆年间进行大规模经纬度测量后,历经170余年,实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王朝为挽救其危亡命运,特别是当时急于修编《大清会典》所附舆图的需要,又已逐步掌握近代测绘技术,光绪十五至二十五年(1889~1899年),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经纬度测量。
参加此次测量的人员,均为中国人。测量 *** ,以太阳午正高弧定纬度法测定纬度,以月食定经度法测定经度。虽然当时已有观测北极星测定纬度法,但因测绘人才和仪器缺乏,又需夜间观测,故很少采用。有的省则以清初所测量的地面点经纬度数值,以分率法推算纬度,以弧三角法推算经度。
清末这次经纬度测量,按会典馆规定,测量了县以上行政机关驻地的经纬度值,全国约2000余点,构成了全国新的密度更大的经纬度点控制网,不仅保证了测绘《清会典图》的精度,而且使各省测绘的州、县地图,能以经纬度点为控制缩编为府、省地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清末经纬度测量的精度,按《清会典图》卷139舆地一所载,各地经纬度值29处,用现代地图上量算的25处省城经纬度值,与清末实测值比较,经度差值5分以内者10点,占总数的40%;10分以内者8点,占32%;纬度差5分以内者18点,占总数的72%;10分以内者6点,点24%。但个别点数值相差较大,如乌鲁木齐的经度相差1度36分, *** 的纬度相差49分。
辽东地区8个经纬度点分布图(来自寓公剑美篇)
四、清代全国经纬度测量的意义
清初和清末进行的经纬度测量,是中国历史上全国性经纬度测量的开始,不仅为实测全国地图提供了控制基础,而且在中国乃至世界测绘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
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全国经纬度点控制网。清初康熙年间开展的经纬度测量,标志着中国全国性经纬度测量的开始。经过清代的几次测量,中国在全国范围建立起2000余点构成的经纬度点控制网。其控制范围之大,点位密度之大,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乃至世界测绘史上都是空前的。十八世纪初,欧洲及世界其他国家还未开始,或虽已开始但尚未完成本国的大地控制测量,而中国在清初康熙年间已开始并完成大部分国土的经纬度点测量。
为测绘全国地图提供了控制基础。清代建立的全国经纬度点网,不仅为测绘《皇舆全览图》《乾隆内府舆图》《清会典图》等全国性地图提供了控制基础,保证了这些地图测绘的质量和地理位置的统一,而且给后来民国时期编制大型地图集提供了控制基础,北洋 *** 时期进行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也是以清末测量的经纬度点作为控制基础,可见其作用之大。
促进了中国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清代开展的全国经纬度测量,参加测绘的技术人员,从康熙年间,以外国传教士为主,中国测绘技术人员参加;到乾隆年间,以中国测绘技术人员为主,外国人参加;再到光绪年间,完全由中国测绘技术人员自己完成。尽管这一转变过程是缓慢的,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在中国测绘历史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为世界测绘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在展开全国性经纬度测量前,中国就以测量数据为依据,规定地球经线一度弧长为200里,并以此规定了工部营造尺的标准长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较法国国民会议作出类似规定要早88年。当牛顿的地球扁圆说与卡西尼的地球长圆说相对立,无法定论之时,中国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在东北地区测量纬度41~47度间每度的经线弧长,发现越向北越长,相差258尺(1尺=0.317米),为牛顿的地球扁圆说提供了实地测量实证,这无疑是对世界科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注:本文在学习《中国测绘史》第2卷(测绘出版社)、《中国地图学史》(喻沧、廖克编著,测绘出版社)等相关史书基础上编撰而成,文中有关经纬度点数据引自《中国测绘史》第2卷。版权归作者老村长所有,如转载须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