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卫星测绘知识点总结初中,以及卫星测绘仪器视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录一览: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能产生高尚的生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1
第1节 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光热条件好
(3)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2.海陆兼备的大国
(1)四至点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最西端:新疆 *** 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73°E)
东西时间差异显著 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5)我国与14个国家路上相邻: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6)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7)朝鲜和越南既与我国陆上相连,又与我国隔海相望
3.行政区划
(1)我国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简称、行政中心(教材第7页、8页)
第2节 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给食品等方面带来压力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比重不断上升,国家从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
2.人口东多西少
(1)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km?,约为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2)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
第3节 民族
1.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92%,其他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人口最多少数民族是壮族
(3)民族 文化 :傣族-泼水节 藏族-雪顿节 苗族-苗年 蒙古族-那达慕节 高山族-丰收节 汉族- 元宵节
2.民族分布特点
(1)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2
第1节 地形和地势
1.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山脉构成我国的骨架,呈“网格状”分布
(2)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区约占2/3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发展耕作业,但是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4)四大高原及其特点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宽谷广布
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宽广辽阔
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5)四大盆地及其特点
塔里木盆地:面积更大
准噶尔盆地:纬度更高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6)三大平原及其特点
东北平原:面积更大,“黑土地”
华北平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鱼米之乡”
(7)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最西侧的一列)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中间的一列)
台湾山脉(最东侧的一列)
东西走向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小兴安岭、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三级阶梯
之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没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2)三级阶梯分界线
之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影响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众多大河滚滚东西,便利东西交通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第2节 气候
1.气温
(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纬度位置影响)
(2)夏季气温更低处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形因素影响)
(3)5带1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4)作物熟制
东北平原、青藏高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两年三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海南:一年三熟
(5)水果
暖温带:苹果、梨、葡萄、哈密瓜等
亚热带:柑橘等
热带:菠萝、香蕉、榴莲等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空间不均匀: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位置影响)
(2)时间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年际变化大
(3)四大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横断山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2)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
(3)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长江以南地区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是受季风影响
第3节 河流
1.以外流河为主
(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2)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3)我国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内流区约占1/3
(4)一般来说,我国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外流区:夏季降水多;内流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5)松花江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
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概况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青海省),注入东海
长江是我国之一长河,也是之一大河
长江没有结冰期
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湖口
长江干流上大型水利枢纽:三峡
(2)价值
长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被称为“水能宝库”
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
(3)治理
川江:滩多流急;荆江:九曲回肠(治理 措施 :裁弯取直)
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治理措施:退田还湖);洪涝、水污染;
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青海省),注入渤海
黄河干流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
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更大的河流
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
(2)黄河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3)治理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中游:含沙量大-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开展水土保持
下游:“地上河”-加固黄河大堤
(4)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易发生凌汛
第4节 自然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后果严重
(2)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干旱:华北地区
洪涝:南方地区
台风:东南沿海
寒潮:北方地区
地震:西南地区和台湾地区
滑坡、泥石流:中西部山区,西南地区最为严重
3.防灾减灾
(1)我国运用遥感卫星技术,能够精确预报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
(2)发生地震时,应及时有序撤离至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无条件,可暂躲在小开间墙角
(3)泥石流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3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1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利用
如:土地、阳光、水、森林、藏羚羊等
(2)非可再生资源:相对人类历史来说,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如:煤、铁、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3)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正确做法:废物利用、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用或少用 贺卡 等
第2节 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特点
(1)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是: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2)土地资源分类
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
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难以利用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3)我国难以利用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2.地区分布不均
(1)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2)耕地和林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东北、西南和东南是我国三大林区
(3)草地和难以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问题尤为突出
(2)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第3节 水资源
1.时空分布不均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空间分布不均: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丰北缺。华北和西北缺水更为严重
(3)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2.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兴建水库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跨流域调水
(3)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的缺水问题,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4)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5)南水北调三线
西线:水质更好
中线:丹江口水库-北京;自流北上;经过省区(鄂、豫、冀、京)
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水质差,可调水量更大
(6)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水污染、水浪费
(7)保护水资源
农业:推广喷灌、滴灌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生活:一水多用,少用清洁剂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 初中地理预习复习必背知识点总结
★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 八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
★ 初中地理知识点全整理
★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2020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
初中生怎么才能学好地理知识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一 地理知识点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 *** :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大全
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
纬度更高的省是黑龙江
面积更大的省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地势阶梯界线
之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对于刚刚上初中的同学来说,科学是一门比较新的科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更好的学习新的学科,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 *** 。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 *** ,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 *** 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更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 *** 。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 *** 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
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3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更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但是光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 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从35℃~42℃。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 *** 也不断出现。如电子温度计、金属温
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五、质量的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哟接触到大量的物体,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质量具有以下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符号t;克,符号g;毫克,符号mg。
它们之间的换算是:
1吨=1000千克 I千克=1000克=106毫克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两=50克
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了解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
分度盘 指针 托盘 横梁 横梁标尺 游码 珐码 底座 平衡螺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思考: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里)调。
(3)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4)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
六、时间的测量
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
沙漏等 *** 来计时。现在人们常用钟、表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时间的主单位是秒,单位符号是s 。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时间的基本换算关系是:
I天=24小时 l小时=60分钟=3600秒
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的是时间的一个点,如10:00;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实验室中常用来计时的工具是停表,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0.1秒。
七、科学探究
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能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初中科学学习 ***
一、学习科学,力求做到“七能”: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科学概念、规律、能力和科学素养,而这些概念、规律、能力和科学素养,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是探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素养,因此要真正理解、掌握和培养能力,应力求做到“七能”:
能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
能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能变形:能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能应用:能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能归纳:能将知识板块式地归纳整理和记忆。
能设计:能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条件设计合理的实验和科学调查。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科学离不开图形,比如物质科学中的机械设计,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地质科学中的地形图、气象图,生命科学中的人体系统图、各种植物或动物的结构图等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 *** 动手画图或记图是学习科学的重要 *** ,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科学课里,同学们会学到许多有用的图表。《科学》要求的画图和识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根据理解和记忆将不完整的生物图、地质地理图等填涂完整。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的重要研究 *** 。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科学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科学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科学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还可以设计探究有关生物、地理和化学等相关实验和调查。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四、学会“两头堵”的分析 ***
科学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科学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 *** 不对头的缘故。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 *** ,就是 “两头堵”的 *** 。这种 *** 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中间有时还需要较多的记忆,这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 *** ,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在学习科学的道路上,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稳扎稳打。
初中科学学习建议
之一,“看书不做题,做题不看书”。
作业,就是为了检验最近学习掌握的情况,加深其记忆。在我平时观察发现,有很多同学在做习题的时候,喜欢把参考书、课本、笔记摊开在一起,遇到公式、概念等需要识记的部分,脑筋都不动得照搬。其实他这样就白白丧失了一次记忆的机会。对于科学的一些概念多用一下,就能自然而然的记住了。
第二,“合理安排时间,独立完成作业”。
平时的家庭作业,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基础的,应尽力经过独立思考而完成,让自己切身体验思考的过程。尽管通过他人的帮助,能够较快的完成作业,节省了不少时间,可每次考试过程中都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你缺少了平时的经验,那就要在考场上补回这段时间,这就表现为“解题速度慢,来不及完成”。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做作业的时候,就应当以应考的心态来面对。
第三,“重视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或许是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紧,让学生们不得不抓紧时间去完成每天的作业,有时太注重了完成的数量,反而忽视了完成的质量,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面对。只讲究完成作业,只要答案对了就算结束,甚至答案错了也无动于衷。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从老师的观点来看,除了检查答案是否正确之外,更注重学生解题的思路是否清晰,过程是否规范,可这些在许多作业的页面上很难体现出来。所以,提醒各位同学,在平时完成作业的时候,对于解题不顺的地方,一定要主动去询问老师或同学。
第四,“学会订正,懂得归纳总结”。
对于每次批改中,出现错误的地方,大部分同学都会很自觉地去订正。据我观察,他们大部分的之一反应是,先去查看周围同学中正确的答案,这一点无可厚非,可接下来的做法,却有点不太负责:很多同学会直接把这正确的答案摆在桌前,直接照搬在自己的纠错本之中,被老师撞见而责问之后,还会堂而皇之的回答道,这是订正啊!对于他们来说,订正的题目,就是因为不会而做错,抄答案,那也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这些错误的题目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当再次出现的时候还是会错。我们应该遇到错误,不能忽视,自己找出问题的所在,而后有目的的去查找资料,多做一些类似的习题,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尽快弥补这块漏洞。
第五,“保持对科学学习的强烈兴趣和热情”。
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科学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本人所执教的班级有两位同学,非常典型。同学甲,学习态度很好,上课听讲非常认真,记笔记很勤快,课后也做很多练习,周末还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做了很多习题。但科学成绩总是在120—140之间徘徊,不能达到优秀的水平。同学乙,活泼好动,喜欢摆弄各种工具,上课最喜欢老师做实验,但比较懒惰,基本不做笔记,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从没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课外培训,但是他的科学成绩却始终能保持在160分以上的水准。
初看下来,整个情况似乎不太合理。但是在学习心态上的差异是成绩差异的更大原因。甲同学是把学习当成任务,为了得高分逼迫自己学习。在上课时忙着记录各种知识点,不关注老师正在做的有趣的实验,老师讲各种有趣的故事也难博之一笑。课后试图通过题海战术把自己变成解题高手。而没有对科学学习的热情。甲同学在初一时就向高年级的学生中打听到“科学比较难学”,接触科学学习后几次没有考好就失去信心,久而久之转变为“怕学科学”;故科学学习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试问这种心态只能学好科学呢,乙同学恰好相反,尽管他不是很勤奋,但他对科学充满了兴趣,上课的效率极高,关注老师每一个实验,每一个问题,尽管平时做题不多,他总能举一反三,不懂得问题马上找到老师提问,不搞清楚誓不罢休。因此他花的时间精力不多,却总是能取得好成绩,在旁人看来,他学的非常轻松,简直就是天才。所以我在执教的时候,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心理调节好,学习科学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1. 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
2. 初中科学地理知识点
3.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4. 中考必考物理知识点整理
5.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关于卫星测绘知识点总结初中和卫星测绘仪器视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